为什么要参加升段?因为“爱情”

作者:谢锐点击:6932025-11-17 17:47

(据 体坛周报 报道)

记者谢锐同里报道 段位是围棋的一个道统标识,从业余初段到职业九段,极具行业特色。一度有等级分取代段位一说,但这是毁基刨根之举,按照围棋术语来说就是大昏着,极不可取。

升段赛被称作是体制内三大赛之一,另两项分别为团体赛和个人赛,团体赛改为围甲联赛,个人赛也于2024年进行了改革,增设奖金,向头衔战靠拢。唯有段位赛,棋手参赛挣不到一分钱,看似不符职业棋手参赛的根本宗旨。既是以棋为生的职业,比赛就该有奖金,这也是职业棋手的题中之义。

然而,没有奖金的升段赛还是吸引了近200名职业棋手参赛,创历届段位赛的新高。甚至于明知没有升段希望的老七段、八段亦来参赛,比如夏晨琨八段、严欢七段,还有蒋其润八段、薛冠华八段,也知道此次升段没戏,但仍然前来参赛。

升段赛前后持续十天,每天在赛场看到最动人的一幕发生在终局前。总有两三盘棋坚持到很晚,双方都已进入最后一次1分钟读秒,以他们的实力,胜负可能早已了然于胸,但他们还是一直在读秒中坚持。就像第七轮,李欣宸五段与田沐沐五段下到晚6点多结束时,裁判过来手机拍照数子,李欣宸轻轻的说了句“(黑棋)1目半。”其实早已点清目数。

坚持下完,一来是职业习惯,二来还是对这种双方棋力相当对弈的热爱。从业余初段到职业高段,一路风雨交织,甘苦自知,没有热爱支撑,断然走不到今天。

段位的设计深谙人性本质,每位踏入职业棋手生涯的无不争强好胜,性格韧劲十足,否则早在学棋阶段就已被筛选出局。当然也有个别特例,一如黑嘉嘉七段,她天赋异禀,智商过人,但要说执着坚强不服输,她也许还没“定段”。反过来说,倘若她有芮乃伟九段的一半韧劲,其成就至少不输崔精、於之莹。

以围棋为职业,那升段这关断然无法逾越,就像一路翻山越岭,征服名山五岳一样,每次段位的推进也是自我价值得以实现、肯定的过程。一如陈祖德老师“超越自我”,自我本来居于静态,但通过对弈胜负,与人过招,才认识自我,开发自我,丰富自我,进而强大自我,这也是一种超越。

温起二段还是个12岁的孩子,2025年7月定段,此次升段赛7胜1负,夺得初段组冠军,升为二段。小小个头的他喜欢穿一条花裤子,在赛场钻来钻去,颇为显眼。若在上学,他还是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但有幸选择职业围棋这条赛道,他将会用不断创造的纪录,证明自己,超越自己。

赛场上也有一胜难求的,输多了,精神气都输没了。但职业的世界是一次马拉松,有早慧就有晚成,年过而立的党毅飞九段、李轩豪九段都能逆袭,十岁出头的孩子又有什么好着急的呢?

网友评论(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