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通杯之霸主落日(一):属于世界围棋的1988(2)

作者:小石点击:184872011-08-10 13:39

  首届富士通杯的十六名参赛选手分配体现了超越东亚范围,也即世界性的原则。有两个名额授予了欧美地区。来自荷兰的莱蒙德(亦译作斯赫莱姆佩尔)和代表美国的林君浩(也译利姆)成为首次能与职业高手在正规比赛中遭遇的围棋“蛮荒”地区棋手。

  作为日本棋院与关西棋院共同主办的赛事,虽然此时关西棋手的竞争力已落后东京方面许多,但仍有七分之二的名额分配给了关西。获得参赛资格的是参加同期进行的第四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白石裕与第三届擂台赛的男子先锋今村俊也。

  后来雄霸天下,当时无人看重的韩国围棋获得了三个名额。相比于同年应氏杯事实上的一个参赛资格,恐怕韩方已是幸甚至哉,誓要全力以赴了。曹薰铉与徐奉洙作为当时最强的两人,必然入选。第三人是张斗轸——我们是唯一一次在正式国际比赛中见到这个名字。

  中方挟中日擂台赛三连胜之威,遣出聂卫平、马晓春、曹大元、俞斌的阵容。而强豪满营的日本棋院对剩下的五个名额颇为踌躇,最终的名单是棋圣小林光一、四冠王(名人天元王座碁圣)加藤正夫、本因坊武宫正树、天元赵治勋以及名人挑战者林海峰。“鞭子主帅”大竹英雄以及即将创下擂台奇迹的依田纪基都因为名额限制,无缘出战。

  相对而言,有竞争意识的日本棋迷对富士通杯会有比擂台赛更多的期待。六大超一流出其五的阵容,远远强于一二超一流意兴阑珊参加的擂台。而中方主帅聂卫平三年来的神勇发挥,使神州大地的围棋热达到巅峰。在体育项目上宣泄民族情感,是那个年代的特点。这一年,影响中国棋界几十年的名人战,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扩大影响力的过程中诞生。媒体借力于围棋,是当代中国围棋发展的一个梦幻开端。虽然中国队在参赛名额上少于日方,但只要聂棋圣在,任何人都不会轻言没有争冠的希望。

  1988年4月2日于日本东京进行的第一届富士通杯第一轮,印证了赛前东道主棋迷的期待。韩方三战尽墨,曹薰铉以日本式的三三开局,却通盘被巅峰期的小林光一压制,以5目半完败。徐奉洙与林海峰几进几出,首次见识了“二枚腰”的顽强,最终输掉半目。与曹徐同龄的张斗轸遭遇马晓春,苦苦支撑至终局,执黑盘面大败。与之后韩国围棋的无敌相比,这一回无缘八强恐怕应该算作初出茅庐的稚嫩。在同样需要体育项目激励民族情绪的韩国,绝对的霸主曹薰铉身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责难。但今日的卧薪尝胆,未必不是来年加冕应氏杯的契机。

  这一届富士通杯足见日本围棋的“霸主”风范,赛前大度地按照棋手所在棋院而非国别抽签,也就使日本棋院的加藤正夫与关西棋院的今村俊也“同室操戈”。今村试图与加藤斗力,最终惨败。在桥本宇太郎与桥本昌二老去后,作为关西棋院的希望之星,今村俊也似乎未能扛起关西的大旗。二十年后,今村参加第七届春兰杯,首轮仍然不敌久疏战阵的传奇棋手车敏洙。而关于车敏洙的传奇故事,我们在下一集中即可看到。

  另一位关西棋手,白石裕身为首届本因坊获得者关山利一的高徒,面对业余6段林君浩可谓轻松。对手布局尚不输气势,中盘接触一战即溃,白石裕遂凭借此胜晋级八强。令关西棋士难堪的是,后来的富士通杯中,虽然也有关西棋手入选参赛,但直到十八年后的2006年,关西棋手进军富士通杯八强的纪录才由结城聪追平。那一年日本围棋势衰已久,关西结城,竟成为日本在八强中的独苗。

  聂卫平首轮抽中荷兰莱蒙德,“职业医师业余棋手”的目外奇兵未收效果,聂卫平漂亮获胜。

  两对中日棋手的直接较量,则是正处盛年的日本超一流占尽上风。俞斌从此轮惨败起开始了对赵治勋漫漫无际的征战苦旅。曹大元虽然成功遏制住武宫正树宇宙流模样,但在细微之处仍逊一筹,半目憾败。日本队七人出场,仅在内战中耗掉一人。八强占六,是日本围棋最后的辉煌。虽然这样的纪录要到21世纪才被韩国人,中国人接续打破。但日本棋手在国际大赛比拼中这样的占优,确实是唯一的一回。

  八强战要到六月进行,这期间中日围棋擂台赛日本先锋依田纪基再过王群,刘小光两关,取得四连胜。虽然身后尚有首届擂台英雄江铸久,扳头副将马晓春和主帅聂卫平,中国棋迷还是抱以异乎寻常的忧虑。即使聂棋圣背水孤军奋战的神奇勇敢是人们心中搬不倒的柱石,但赢得更多一些的想法,亦是人之常情。不过在今天看来,这种压力对棋手的影响,很难说正面多于负面。

  中国棋手在八强赛中的对手都是刚刚在第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战胜过的超一流。不过马晓春颠倒黑白后不敌武宫正树,聂卫平则在自己的薄味处巧妙做劫,进而弃子转换一举奠定胜局,再胜加藤正夫,仍是聂式大局胜法。个人赛上再度击败日本超一流棋手,“不可战胜”的神话被聂以一己之力打破,这样的贡献,因为聂本身的气质与特定的历史条件,后来者无人可以超越。

  日本自身的内战中,白石裕面对国内第一人小林光一,不能再进一步。赵治勋在乱战中输给林海峰,林赵二人同为外籍棋手,在日本砥砺拼搏多年。林海峰终结坂田荣男时代,赵治勋送走藤泽秀行神话。二人之间也互有胜负,“七番胜负之魔”的首次被人大逆转就是源于林海峰之手。直至今日,淡出一线的两位老将也为有确切记录的胜局最多数顽强争夺,仍未迅速分出高下。八强战的结果,并不十分出人意料。

  一月后移师大阪,半决赛日本以三对一。聂卫平遭遇了未在中日擂台赛上对阵,也非日本本土棋手的林海峰。舆论称这盘棋为“海峡德比”。林海峰在本届比赛中的优异发挥,也为中国台湾本土棋手和旅日台籍棋手争取到了下届的参赛资格。

  这盘棋林海峰开局即积极求战,再以聂惯用的弃子术早早取得领先。聂随之换做林的顽强角色,强手迭发,等到年长自己十岁的对手连连退让,终于在小官子阶段觅得胜机。惜乎聂读秒中无暇细算,在林满盘激烈着法下最终求稳而失去了争冠机会,执白一目半惜败。之后的一段时间,林海峰保持了对中不败的记录,仿佛横亘在中国棋手面前的一座海上高峰。

  相传半决赛前,惺惺相惜的两大性情中人武宫正树与聂卫平击掌约定决赛相逢。相比聂的苦苦支撑,武宫面对上一年棋圣挑战失败的老对手小林光一,把握时机强硬开劫,凭借超强的自信一举奠定胜局。未满200手而大胜八目半。

  时隔一日,富士通杯的首场三四名决赛上演。季军战固然事关下一年参赛资格,但在后来,屡屡被视为鸡肋争夺。韩国主办的各项世界大赛和日本自己举办的丰田杯都没有设置季军战,唯一继承这一传统的是中国于1998年推出的春兰杯。半决赛一目半告负的聂卫平这一回逆转命运,执黑赢了小林光一一目半。

  从赛前预测,或者实力分析看,武宫与林均非夺冠热门。武宫正树几十年来执著于中腹与艺术境界,被极端的棋迷斥作“愚蠢的武宫”。林海峰则因为年龄的原因,不太被看好。曾经名闻天下的“叩桥而不渡”,因为年纪渐长,无法比拼身体,棋风也变得激烈。但曾经支持率高的小林光一败于武宫,赵治勋、聂卫平都输给林海峰。二人战胜的其他对手曹大元,马晓春,徐奉洙,虽然在当时名声不显,但今日看来,都是一代强豪。这样的决赛阵容,也足以代表棋界的最高水平。

  林海峰的风格接近实地派,而武宫则是举世皆知的高者在腹。天地云泥的较量,可以称得上是棋迷的幸事。不过中国棋迷恐怕无暇过多瞩目,日本擂台先锋依田纪基业已连下六城,直抵聂主帅阵前。聂棋圣能否再破纪录,成为棋界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期间首届应氏杯也结束了前两轮,聂卫平连胜迈克·雷蒙和赵治勋再进四强,曹薰铉战胜王铭琬后逆转小林光一,“翻盘术”初现江湖。林海峰击败桥本昌二与江铸久,其中江铸久祭出纯粹的武宫式宇宙流,林海峰大破之,似乎已经找到了迎战富士通杯决赛的办法。藤泽秀行老骥伏枥,力压马晓春、加藤正夫,意欲再做“尝鲜者”,重现“名誉棋圣”辉煌。武宫正树则大意失手,首轮败于江铸久。

  因为要为应氏杯让路,首届富士通杯的决赛推迟到1988年9月2日进行。围棋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争夺战的棋谱无论从质量还是观赏性上看,都值得后人称道。在万众瞩目的决赛中,武宫正树仍能挥洒豪情,执黑布下三连星。连续容忍局部亏损而围成外势。林海峰也针锋相对,攫取实地。执著的理想在冠军功利的现实前,仍能不为所动么?甚至,真能有人坚持理想,并通过理想的手段拥抱现实的花环?毫不妥协的武宫在中盘战中抓住林海峰的失着,随即五五肩冲白星位,一举奠定胜局。这第69手,在我看来,就是最动人的童话在现实翩翩上演。每一位不屈现实的理想主义者,都可带着武宫正树加冕的这局棋上路,无惧世事艰难。

  首届富士通杯以理想性围棋的获胜,同时也是日本围棋的获胜而告终。但在1988年,围棋的光荣属于全世界。哪怕这种“属于”,还只是象征意义,非中日韩的棋手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与三国棋士抗衡。哪怕围棋的普及还有许多路要走,至今仍然需要百年大计。但在1988年以来的日子里,原本围棋“蛮荒”区的普及程度,可谓迅猛提高。因为在这一年,我们开始了。围棋张开她古老的怀抱,吸引着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生活方式的爱好者。唯有如此,围棋才能古老而常新。

  成绩单:

  武宫正树 4胜

  林海峰 聂卫平 3胜1负

  小林光一 2胜2负

  白石裕 加藤正夫 赵治勋 马晓春 1胜1负

  曹薰铉 徐奉洙 张斗轸 曹大元 今村俊也 俞斌 林君浩 莱蒙德 1负

  (易非)

网友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