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骨龄门”三点启示 入段门槛应适当调整

作者:小石点击:171162009-07-14 17:42

  新华网成都7月13日体育专电(记者王镜宇、史春东) 一个叫白宝祥的围棋少年,近日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中国棋院的一纸通知,让这位曾经获得黄河杯全国业余围棋赛亚军的业余6段与另外18位少年一起失去了参加一年一度的围棋定段赛的资格,其原因是他的骨龄检测结果未能达到相关要求。

  中国棋院明确规定,参加今年定段赛的棋手应在1992年1月1日以后出生,骨龄测试小于或等于18周岁,二者缺一不可。根据白宝祥的父亲提供的身份证,他的出生日期是1992年12月31日,而骨龄检测结果为18·6岁。为此,白父在博客中喊冤,并对中国棋院的相关处理提出质疑。

  这次“骨龄门”事件有三点启示。

  其一,年龄造假问题连续出现凸显出中国体育界的诚信危机。

  为什么要测骨龄呢?难道身份证和户口本的信息不可信?事实证明,的确存在这种可能。在中国体育界,改年龄其实已经不是新鲜事。从易建联这样的现役NBA球星,到杨云这样的退役名将,因为年龄问题陷入争议的运动员越来越多,各种年龄造假事件层出不穷。总有各种各样的能人,能让运动员的年龄变小或者变大,以适应各个项目的不同需要。屡屡出现的年龄造假,既影响体育项目的健康发展,又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还引发了中国体育界在世界范围内的诚信危机。

  正因如此,原本用来预测身高增长潜力的骨龄测试,变成了“去伪存真”的“护宝锤”,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尽管这个“护宝锤”偶尔也会砸偏,但是暂时没有其他好办法可用。所以,不光围棋在搞,足球等其他项目也都在搞。要想让骨龄测试下岗,治本之法乃是让年龄造假者无空子可钻,而这恐怕尚需时日。

  其二、围棋也需体教结合 豪赌职业风险太大

  不能参加定段赛有这么重要吗?殊不知,一张参赛证的背后,藏着许许多多家长苦心经营多年的一场豪赌。

  近些年全国各地的学棋少年越来越多,每年参加定段赛的多达三四百人,而定段名额只有20来个,竞争异常激烈。一年一度的定段赛也被人称为“围棋高考”,那架势俨然如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许多外地家长为了让孩子成为古力、常昊这样收入丰厚的职业高手,不惜辞掉工作带着孩子在中国棋院附近租一陋室学棋,年复一年地训练、参赛,只为“鲤鱼跳龙门”的那一天。一旦职业这条路被堵死,多年以来人、财、物的投入岂不付诸东流?

  必须指出的是,以辍学为代价豪赌职业围棋的做法风险极大,绝不值得提倡。即使能够成为职业棋手,这碗饭也绝不是那么好吃的。随着职业棋手数量日益增多,他们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线棋手的淘汰率越来越高,新陈代谢越来越快。绝大多数职业棋手只能以教棋为生,收入也绝非人们想像中那么丰厚。

  因此,围棋和学业兼顾才是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在追求职业棋手这个“光辉”目标的同时,家长和小棋手都应量力而行。

  三、入段门槛应适当调整

  中国棋院对定段赛的参赛棋手设定年龄限制的初衷是为让那些辍学下棋多年而又迟迟无法入段的小棋手及早回头。平心而论,按照目前棋界的竞争状况而论,绝大多数17岁还未入段的棋手天赋有限,即使跨过职业的门槛前途也未见得光明。然而,总有些小棋手和家长不甘心,今年不行盼明年,明年不行盼后年,后年不行改年龄……执著之心,天见犹怜,谁又敢断言他们一定不是大器晚成的天才呢?

  一直勇于改革的韩国棋界日前推出一项新的举措,值得中国棋界思考和借鉴。根据韩国棋院的新规定,如果能在世界公开赛中打进八强,业余棋手将能直接获得职业棋手资格。如果能够打进32强和16强,也能赢得相应积分,达到一定积分后即可转为职业棋手。假使中国棋院也能采取这样的措施,那些超龄的冲段少年们自然也就多了一条路。

  其实,随着现代围棋的发展,业余高手和职业棋手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不少业余顶尖高手水平已经超过低段职业棋手。像全国晚报杯赛冠军和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冠军这样级别的棋手绝对够得上职业水准,允许这样的棋手入段也是一种可操作的选择。

  “骨龄门”的出现并非坏事。一方面,中国棋院勇敢地对年龄作假者开刀维护了大多数参赛棋手的利益。另一方面,白宝祥的喊冤也将促进中国棋院思考和完善执行多年的定段、升段制度,推动中国围棋进一步健康发展。

网友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