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赛”:一举打通职业业余壁垒?

作者:谢锐点击:300925-07-08 11:53
(据 体坛周报 报道)

记者谢锐嘉兴报道 首届嘉兴周懒予杯赛制独具一格,名为新锐公开赛,但允许参赛的范围涵盖了男女新锐和业余强豪,相当于男女新人王战&业余公开赛的融合,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火锅赛”。

这项赛事首创男女职业新锐组和业余组大规模同台竞技的比赛模式,在中国围棋协会定段的男子18周岁以下、女子20周岁以下的职业棋手以及全国业余7段以上业余棋手均可报名参赛。最终确定参赛的共有119人。

过去男女职业棋手和业余棋手多为分组比赛,本届周懒予杯的最大改变在于,所有棋手通过积分编排同台竞技,只是在最后计算成绩时才分开统计。

之前男女职业和业余强豪为何要分开比赛,核心原因在于实力存有差别,但分开进行比赛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有限的围棋资源被分散,女棋手和业余棋手长期“内战”,实力得不到提升,久而久之,一旦混在一起比赛,女棋手根本无法分一杯羹。

然而,上世纪90年代前的国家围棋队却并无男女分开一说,芮乃伟、杨晖、华学明、张璇与男棋手一起训练,一起竞争,并无半点优待。也因此,她们的实力能与男棋手相抗衡,都有过在大赛中战胜男子超一流高手的纪录。

各自分开比赛后存有哪些弊端?女棋手实力整体下降只是其一,但棋界面临的更大问题是,职业与业余赛事的倒挂。冠以全国性业余围棋大赛的赛事每年超过百项,而年轻低段职业棋手比赛却日趋减少,以致定段之时,便是无赛之始。周振宇、陈扬、王异新、潘文君、何鑫等职业棋手纷纷改行,重返业余棋界。

为什么不能让低段职业棋手特别是女棋手加入大同小异的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去除“业余”二字,于各地方求之不得。现在存在的最大壁垒是,男女低段职业棋手加入业余大赛,会不会马上改变了力量对比?业余强豪的饭碗从此被夺?

从首届周懒予杯已结束的六轮比赛结果来看,这种担心纯属多余。119名棋手中,排名靠前的叶长欣七段、周子弈五段均为围甲主力选手,这是第一阵营;第二阵营则难以准确定位,既有许一笛六段、邱禹然六段、马靖原六段、行泓丞四段、吴依铭六段这样的男女围甲选手,也有业余强豪杨隽翀7段、马天放8段、曹汝旭7段。

微信图片_20250707102611.jpg

除了叶长欣、周子弈两人保持全胜,其他强手之间难言胜负,甚至形成连环套。比如,李思璇六段胜韩墨阳六段,马天放8段胜戴琪高五段,尹成志四段胜马天放,吴依铭六段胜尹成志四段,杨隽翀7段胜黄邱铉五段,曹汝旭7段胜邱禹然六段,周逸潇7段胜朱彦臻五段……

由此可见,只要将职业棋手段位控制在五段以下,无论男女棋手,与业余强豪的实力完全在伯仲之间。而业余强豪本身有许多来自职业,既如此,打通职业业余壁垒,无论是现实需要,还是实际操作,前提其实都已具备。

网友评论(22条)
取消